中国第2内斗省 最没存在感 连提名都想不到它

幸福都是相似的,不幸却各有各的原因。

放在各省存在感里来说,有存在感的省份都是相似的,没有存在感却各有各的原因。

宁夏和甘肃因为位置没有存在感,广西因为经济没有存在感,这两点放到安徽身上却都不成立。

安徽的近邻江西,这几年因为没有存在感而收割了一波存在感,安徽,却还是那个真正的小透明。

存在感低,只能怪它太年轻

要说地理位置,安徽绝不是无足轻重。

地处华东和华中的交界,上控荆楚,下遏吴越,无论是东出西进还是南下北上,安徽都是避不开的必经之地。

而说起经济发展,安徽的绝对水平也不差。

2020 年安徽的 GDP 总量排在第 11 位,人均 GDP 第 13 位,虽说不敌东边的江浙,但放眼全国也不算穷。与安徽经济排位相似的湖南,无论是旅游、饮食还是娱乐,可都有存在感多了。

你也许听过安徽人说话,但是从来不能在茫茫人海中,分辨出安徽口音。

你也许知道,徽菜也是八大菜系之一,但却想不起来,它是甜口?咸口?酸味?辣味?

你也许去过安徽的古村落,翻回照片时看到白墙黛瓦,却以为去了江苏或者浙江。

2018 年 1 月,安徽黄山,白墙黛瓦的传统民居,颇有江南水乡之感 / 视觉中国

而说起安徽的地名,简直就是语文杀手,亳 ( bó ) 州,蚌 ( bèng ) 埠 ( bù ) ,六 ( lù ) 安,阜 ( f ǔ ) 阳,歙 ( shè ) 县,黟 ( y ī ) 县,让人想记住也力不从心。

在外安徽人的高光时刻,就是填地址时,下拉框第一个便是以 A 开头的安徽,甚至排在北京前面。

其实安徽存在感弱,也怨不了其他,毕竟它以 " 安徽省 " ——一个独立的省份存在,并非从古至今都如此,而合肥,就更是年轻的省会了。

安徽省的诞生,撑死追溯到清初。在这之前的历朝历代,虽然行政区划变来变去,但安徽和江苏却一直相爱相亲。

中国古代常根据河流山川来划分行政区,比如说在元代,苏皖长江以北属于河南江北行省,长江以南属于浙江行省。

到了明代,由于首都定在了南京,今天的安徽和江苏被划为南直隶,统一受到南京管辖。

2018 年 3 月,安徽黄山,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已形成的古村落,至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,村口的步瀛桥就是悠久过往的最好见证 / 视觉中国

一直到清代,满人入关,首都北迁,富庶的江南开始成为心头一患。

于是,分省之计开始酝酿。为了 " 肥瘦搭配 ",清政府直接竖切一刀,让两省都包含富裕的长江以南地区、稍次的淮河以南地区,和落后的淮河以北地区。

安徽省这才第一次在历史上登台亮相。

虽说独立了,但省份备选名单上,合肥还远没有影子。

安徽省成立后的一个世纪里,安徽实际上依然受到南京的管辖。今天我们调侃南京是安徽的 " 省会 ",放到当时还真是实际情况。

1760 年,安庆凭借着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,和依托长江的便利运输条件,C 位出道担任安徽省会。此后一直到建国后,近 200 年的大多数时间里,安庆都是省会。

2015 年 8 月,安徽安庆,靠近长江的优势地理位置使这里水路货运发达 / 视觉中国

这期间,津浦铁路的开通让蚌埠迅速成为 " 淮上明珠 ",一度成为政府驻地。芜湖、屯溪也短暂地出现、分一杯羹。

而合肥,虽然在太平天国时期和抗战胜利后,两度临危受命,手忙脚乱地短暂担任省会,

但在建国初期,还只是个 5 平方公里、5 万多人口的小县城。因为地理位置居中,便于联系全省,而在争议之中被确立为省会。

安徽建省,至今也还 400 年不到,合肥成为省会,更是只有 70 余年短暂历史。本来认同感就需要时间去塑造,而一个散装的安徽,让这种塑造更加艰难了。

安徽,中国第二 " 内斗省 "

安徽存在感的缺失,还与它自身内部的文化差异性有关。

如果公认江苏是中国第一大内斗省,那么安徽就是内斗省第二。

江苏之所以有白热化的苏南苏北之争,在于长江穿流而过。

而在安徽,长江不够,淮河还来凑。淮河和长江将安徽直接一分为三,而淮河,偏偏又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。

说安徽就是一个微缩了的中国,一点也不夸张。

2018 年 11 月,淮河横穿安徽,沟通两岸的桥梁显得格外重要 / 视觉中国

三块截然不同的文化区,让安徽难以在外人心中形成统一鲜明的形象。别人的特点它好像都有一点,却又都没有典型到让人印象深刻。

我们说起安徽,很容易想到的是徽州文化。今天安徽恨不得以徽文化来宣传全省,但其实,这仅仅只是安徽的三分之一。

安徽的长江以南是徽州地区," 归来不看岳 " 的黄山、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、曾经一骑绝尘的徽商,都来自于这里。

徽州文化,自古与江南吴越文化联系紧密。皖南多山,徽州古人想要外出,顺着长江向东就是必然选择,繁荣富庶的扬州等地,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徽商。

2012 年 3 月,安徽黄山,西递宏村房屋内景,充分体现徽派建筑特色 / 视觉中国

如果说皖南让你觉得安徽是个南方省份,那到了淮河以北的皖北文化区,纯正的中原文化又会颠覆你的认知。皖北与河南、山东、江苏交界,自古就是中原文化圈的一部分,语言也接近中原官话。

夹在淮河与长江中间的江淮地区,则一直充当着南北交流的前沿阵地,从饮食到方言都体现着南北文化过渡的特征,也就是你想不出特点的特征。

2021 年 2 月,安徽滁州,江淮地区兼具南北菜式的年夜饭 / 视觉中国

在历史的不同时期,这三块区域有过各自的高光时刻。

皖北、豫东、鲁西南地区,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,也是农业比重高的区域。历史上,这里曾经是中国的文化中心,产生过不少思想家和政治家。

老子、庄子都诞生于这个区域,后来亳州出了一个曹操,叱诧风云,还将建安文学带向全国。再后来凤阳(古濠州)的朱元璋,更是直接建立了汉人最后一任大一统王朝。

在封建社会前期,皖中南一直落后于皖北,但却后来者居上。统计安徽籍的进士发现,清代安徽科举发达的,是安庆府和徽州府所代表的皖中南,而皖北的颍州和凤阳,则是平平无奇。

一直到今天,皖北的发展也没能有太大起色,而皖中城市却是蒸蒸日上,抢占鳌头。

2019 年,安徽经济最强的三个市:合肥、芜湖、马鞍山,人均 GDP 分别达到了 11.6 万、9.6 万和 9 万,它们都是皖中南城市,而位于皖北的阜阳、亳州和宿州,人均 GDP 只有它们的 30% 左右。

2021 年 4 月,安徽马鞍山,汽车产业是马鞍山的优势主导产业,图为工人正在冲压汽车配件 / 视觉中国

曾经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徽州和安庆,却逐渐成为了安徽的后花园,默默凭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起旅游业。

而徽州,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姓名。1987 年,安徽以全省之力推广黄山旅游,黄山市被设立,徽州从此成为黄山市的徽州区 [ 12 ] 。现在黄山作为只有 140 多万人口的小市,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,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。

融入长三角,并不容易

文化的内部不一致,让安徽的面孔模糊不清;而在经济发展上,安徽又面临着身份问题:到底是东部还是中部省份?

在行政区划上,安徽属于华东,与江浙沪这些沿海省市一样,安徽人的身份证号码是以 3 开头的。

但是在经济区划上,安徽却一直以来都和湖南湖北一起,属于中部崛起的对象。

这种又中又东定位带来的尴尬,也只有江西老表能够感同身受了。

安徽自然是想抱东部大腿的,而且在历史文化上也本是同根生。

2018 年 11 月,安徽黄山,徽杭古道连通古徽州与浙江杭州,是历史上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,据史料记载,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 / 视觉中国

早在 1990 年,安徽省政府就将 " 融入长三角 "、" 东向发展 " 作为发展重点。但一直到 2008 年,扩容的长三角才向安徽发出了会员邀请。

随后,安徽的城市陆陆续续加入了 " 长三角经济协调会 ",到 2019 年 10 月,安徽花了 11 年的时间,终于让 16 个地级市全部成为会员。

身份是有了,但安徽的经济,与长三角的老牌大哥们,却依然相差甚远。

2019 年的人均 GDP 数据显示,浙江 10.7 万元,江苏 12.3 万元,而最高的上海达到 15.7 万元,安徽仅有 5.8 万元,只有上海的 35%。这个差距就像河北之于京津。

在长三角分工中,安徽十年如一日,不遗余力地做着劳动力输送的工作。

1994 年 2 月, 从安徽省徒步推着独轮车到上海找活的农民工 / 于文国 / 视觉中国

一个冷知识是,安徽虽然不是人口最多的省份,但却是中国人口流出最多的省份。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,在外省的安徽人有 962 万之多,甚至超过了人们印象中的人口流失大省四川和河南。

这些出走安徽的人口,很多都流向了近邻江浙沪。

根据安徽自己统计的农民工数量,2019 年安徽省 1977.4 万农民工中,1399.2 万人出省就业,流向江浙沪的就有 726.1 万人,占到了外出农民工的 51.9%,这一比例在 2017 年更高,达到了 57.6%。

被南京虹吸,是合肥作为省会最没面子的地方。

南京地处两省交界,又位于长江边,引得上游的马鞍山、铜陵、芜湖、池州、安庆趋之若鹜,纷纷蹭上长江经济带的快车。

2015 年 12 月,南京南开往安庆的动车缓缓离开芜湖站 / 视觉中国

而从城市等级来看,南京和合肥虽然同为省会,但南京是与广州一样的大区中心,而合肥仅仅是地级市省会,甚至不如计划单列市宁波、大连。政治地位完全不同,资源丰富程度也天差地别。

其他中西部省份虽然也与安徽一样,被经济结构决定了劳动力外流的命运,但近些年通过打造强省会,成功提高了全省存在感。我们熟悉的网红省会如成都、武汉、长沙。

令人惊喜的是,合肥默默背负争议,却突然惊艳了所有人。

近些年合肥大动作不断:以自己为中心,建起了米字型高铁网络,一改原来转道南京的尴尬;打造起合肥都市圈,力图稳固自己的朋友圈;荣升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,积极承接东部资源。

在去年,合肥已经跻身 GDP 万亿俱乐部城市,从 2010 年到 2020 年的十年间,合肥的 GDP 涨幅在全国主要城市中遥遥领先。

2018 年 6 月,安徽合肥,汽车工厂在展示全铝车身的先进工艺和自动化生产流程 / 视觉中国

经济学里面常用城市首位度来衡量要素集中程度,以城市的 GDP 占比计算发现,合肥的城市首位度,在 2019 年上升到了 25.35%。

科技也成为合肥的一个发力点。引进京东方、蔚来汽车," 最强风投城市 "、" 中国赌城 " 可谓实至名归。

依托中科大、中科院等科研机构,积极孵化高科技产业,合肥已然从江淮小邑改头换面,成为科技之城。

合肥的崛起,会是安徽存在感提升的新希望吗?我们拭目以待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